進入“四期疊加”的發展階段。
山西省桑乾河楊樹豐產林實驗局的歷史,要從一個“老樹根”説起。
盤活農村資源,真正讓農村的熱土熱起來。
以康養助推高質量轉型發展、人民高品質生活。
打造一支能夠擔當鄉村振興使命的人才隊伍。
山西省晉中市如何在轉型發展蹚新路的新徵程中,書寫新篇章,點燃轉型發展強引擎?
不斷取得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新成效。
未來五年,朔州市將全面實施好“八大行動計劃”。
大同“十四五”時期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新路徑。
藍圖已繪就,運城將咬定目標、凝心聚力,快馬加鞭、風雨兼程,加快譜寫高質量轉型發展新篇章。
人源化膠原蛋白是高端藥用輔料、醫療器械、化妝品領域的重要上游原材料。
臨汾如何發揮山西省域副中心城市作用?
1996年,達瓦桑姆從山大附中畢業,走向更廣闊的天地;23年後,女兒次仁曲尼也進入山大附中。
自3月1日至3月20日。
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
讓土地裏“長”出好羊是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右玉縣張千户嶺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宏祥的“事業”。“我們做了一個五年計劃,確定了2025年‘十萬畝智能農場扶農民,百萬只羔羊樂市民’的目標。”
脱貧不脱政策、脱貧不脱幫扶、脱貧不脱責任。
這是山西省持續深化食品安全集中整治百日行動的一個縮影。
近日,山西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組辦公室通報了2020年11個設區市環境空氣質量情況,呂梁市排名第一。
“示範區”“十四五”“現代化”“大數據”“九大基地”等呈現高頻。
42歲的李琦,從小就與葫蘆結下不解之緣。
1947年5月4日設立的陽泉市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
1937年9月至1945年8月,八路軍總部戰鬥在山西,“所到之處,民心所向”,打響了一場抗擊日寇的人民戰爭。
2月16日11時順利出院。
異鄉的中國年也別樣幸福。
春節臨近,辭舊迎新,大學畢業回鄉創業的程美芳,期待用雙手開創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
三晉大地的年味其實從未“打烊”。
在山西體驗一個傳統而時尚、別具特色的中國年。
臨近春節,山西省忻州市“代縣剪紙”的非遺傳承人張巖松又忙活起來。
有這樣一羣人選擇在山西太原就地過年。
不少遊客前來採摘,體驗田園風光。
一串串火紅的燈籠在為人們送去新春祝福的同時,也成為當地不少村民的“致富燈”。
此次活動讓大家近距離體驗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並從中感受到了温暖和關懷。
為觀眾送上一份“文物新年禮”。
正逐步形成“人才支撐產業發展、產業發展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環。
傳統文化正以特有的方式浸潤着這座雁門關外的晉北小城。
每年這個時候她都會趕製窗花,送給親友、鄰居,送去一份新年祝福,也增添一份年味。
標誌着該校物理學專業在培養拔尖學生方面進入了國家第一梯隊。
事實上,山西一直在書寫答案,不怕提問,更不怕回答。
為鼓勵員工就地過年,富士康特意推出春節留守工作激勵政策。
落實有獎舉報制度。
雖然高鐵車廂裏空氣在快速流通,但依然要做好個人防護和公共衞生維護。
一起去文瀛湖畔,尋一段紅色記憶。
太原鐵路部門啓動一系列科技設施助力旅客便捷、高效出行。
每天,100餘名鐵路人在這裏晝夜不停,只為確保列車的正常運行。
從山頂傾斜而下的冰瀑,晶瑩剔透、造型各異,形成冬季獨特迷人的景色,猶如童話世界。
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嚐鮮”冰雪運動。
大會閉幕後,大會新聞組組織召開第二次新聞發佈會,對本次會議取得的成果和有關情況進行通報。
在1萬餘字的2021年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中,“轉型”一詞被提及29次。
1月20日開幕的山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轉型”和“六新”成為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高頻詞。
山西將堅持“穩煤、優電、增氣、上新”方針,着重推進“八個體系”建設。
讓農民羣眾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1月20日,山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太原開幕。
大會正式會期4天,期間共安排4次全體會議、4次主席團會議、1次全團會議、6次分組會議。
得天獨厚的“冷資源”,正成為右玉引得遊客絡繹來的“冰雪旅遊IP”。
辦法共有25條,大體分為八個部分。
向媒體通報情況。
1月8日,山西新陽清潔能源有限公司取得營業執照。
線路起自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終於忻州西站。
晶瑩剔透、千姿百態。
近日召開的山西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給出答案。
大同市“創新生態爭一流、轉型發展蹚新路”行動動員大會召開。
2020年發展到3000畝,户均達到了10.3畝,農民增收效果顯著。
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對2019年以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人羣分佈特點進行了總結。
晉商博物院是一座集文物古建、園林景觀、展覽展示於一體的人文歷史性質的博物館。
列車運行的最高速度為80km/h。
標誌着太原正式開啓了“地鐵時代”。
太原市地鐵2號線以百年運營需求為導向,全面打造“智慧地鐵”。
位置在地鐵站內的出入口處。
我的工作就是認真認真再認真,用認真把隱患消滅在萌芽、把事故消滅在未然。
嵐縣麪塑是山西省呂梁市嵐縣的民間傳統藝術。
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藍皮書系統總結了山西法治建設的進程與創新實踐,並針對性地提出瞭解決法治領域有關問題的路徑和方案。
助力實現“健康中國2030”和世界衞生組織“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威脅”的目標。
山西全面推進社區矯正機構設置工作。
一連串數字透露出可喜的訊息,奏響了陽泉礦區轉型升級最強音。
標誌着山西省屬企業在高端化工領域的旗艦正式起航。
本屆大會論壇緊扣山西省高質量轉型發展主題,呈現“少而精”“新而活”的嶄新面貌。
近日,山西呂梁市迎來2020年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降雪。
霍山老爺頂的霧凇千姿百態,蔚為壯觀。
山西出台了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特別規定,遏制各類安全生產事故。
繪成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的畫卷。
第十五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採訪團來到美麗宜居的南莊村,探尋這裏深厚的人文底藴。
第十五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的記者來到了山西建築產業現代化晉西北園區,感受房子是怎樣被“生產”出來的。
第十五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採訪團來到華為山西(呂梁)雲數據中心。
轉型蹚新路,奮“晉”新徵程。
瞭解懷仁市推動產業轉型的重要抓手——“羊產業”的發展情況。
代縣扶貧產業園區雁弘紡織有限公司內,搬遷後的羣眾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懷仁市鴻達瓷業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張財介紹陶瓷生產情況。
木塔使用斗拱種類之多,造型設計之精妙,堪稱一座“斗拱博物館”。
張壁古堡內寺廟殿宇上的琉璃。
11月18日,第十五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媒體團走進代縣寶通40MW光伏扶貧電站。
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採訪團走進素有“中華第一關”之稱的雁門關。
第十五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媒體團來到忻州市“中國雜糧之都”產業融合園區。
不到3年的時間,一批生產砷化鎵晶體及芯片的高新技術企業相繼落户忻州。
走轉型發展新路,這就是山西的答案。
第十五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媒體團走進忻州古城,感受古典與現代的碰撞。
第十五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媒體團走進忻州古城。